一、今年你校的招生录取规则有哪些?
1.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2.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学校根据生源省份的投档成绩按分数清(即投档成绩从高到底)的原则安排考生录取专业。
3.学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录取时出现同分确定先后顺序时,先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优先录取政策,再按各省同分择优投档办法执行。当考生所报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录取时,对于服从专业调剂的,将调剂录取到目前尚有空余计划、已录取考生平均分最高的专业(不符合相关专业录取要求的不予录取),如平均分最高的剩余专业存在多个并列情况,则根据考生所报专业顺序的相似度进行确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二、今年你校的招生计划数?
我校今年总招生执行计划数2981人,其中区内本科2460人,区外本科487人,不分省计划34人。详细计划分布请浏览包头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包头师范学院2025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https://zsw.bttc.edu.cn/info/1681/1273.htm)。
三、你校“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是什么?有哪些专业招生?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ISEC)是指学生除完全在国内完成四年学制形式外,也可以采用国内、国外两个学习阶段的模式。学生在国内院校完成两年ISEC课程的学习,符合条件的学生第三年或第四年可以前往国外合作院校完成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顺利完成ISEC课程学习的学生,将可以通过项目的专门通道,到境外合作院校进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并可申请奖学金。在国内完成四年学业的,学业合格后颁发我校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有5个专业招生,其中,会计学、应用化学和物理学三个专业招生计划各105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计划70人,生物科学专业招生计划140人。
四、你校校企合作项目是什么?有哪些专业招生?
校企合作项目是指除正常在校学习外,学生最后1年需在企业完成专业技能培训与在岗实习、研习。
校企合作项目有6个专业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I)、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云计算大数据)三个专业招生计划各55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60人,应用物理学(智能电子)50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招生计划110人。
五、你校2025年共有多少个专业招生?哪些是师范类专业?
我校2025年共有42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师范类专业18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英语、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智能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美术学、书法学、音乐学和体育教育专业。
六、你校招生的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是否有特殊要求?
2025年我校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无特殊要求,英语专业录取要求考生参加英语口试,且成绩合格。
七、你校招生的专业对外语语种是否有特殊要求?
我校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语种的考生,其它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学校公共外语课教学开设英语和日语。
八、你校录取的体检标准是什么?
我校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
九、今年你校在哪些省份招生?
2025年我校普通本科专业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浙江、宁夏、新疆)招生。区外招生计划共487人。详细计划分布请浏览包头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包头师范学院2025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https://zsw.bttc.edu.cn/info/1681/1273.htm)。
十、你校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是什么?
我校2025-2026学年学费,文史类专业4200元/年/生,财经类专业4400元/年/生,理工类专业4600元/年/生;体育类专业7200元/年/生;少数民族预科班4200元/年/生;艺术类专业中音乐类、舞蹈学、美术学、书法学专业9600元/年/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7500元/年/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8600元/年/生;校企合作专业10000元/年/生;“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专业16000元/年/生。
十一、你校有哪些奖学金、助学金?
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措施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和我校相关政策执行。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自治区奖学金、自治区励志奖学金、乌兰夫奖学金、校内学生奖学金、社会类奖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申请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改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十二、你校师资力量如何?
学校现有教职工1090人,其中专任教师775人,博士研究生215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3人、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教学名师9人;自治区教坛新秀9人;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领军人才25人;包头市“鹿城英才”7人;校级“阴山学者培养计划”人选61人。
十三、你校科研情况如何?
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6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230项。科研经费总量2355.4万元。发表论文1562篇,其中被核心期刊、SCI/SSCI、EI、A&HCI、CPCI收录530篇。《基于计算科学和多能优化分析的智慧能源云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3项,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57项。扎实开展平台培育创建工作,成立了“黄河‘几字弯’生态研究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和“多语言文化交融研究院”,“磁学与磁性材料重点实验室”获批内蒙古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阴山文化研究中心”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获批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研究基地。学报《阴山学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民族地区优秀期刊”“内蒙古高校精品学报”,有“边塞学术之花”的美誉。
十四、你校学习环境如何?
学校现有青山校区和九原校区2个校区,校本部位于青山区,面积363亩;九原校区位于九原区花圪台包头大学城,面积907亩。学校拥有校舍建筑面积4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2634.43万元。现有14个实验中心(其中2个自治区级教学示范实验中心),205个校外实习基地。纸质图书108.83万册、电子图书152.09万册,各类订购和免费使用的中外文数据库110多个。学校万兆主干千兆交换到桌面的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络系统覆盖全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集成了20余个业务信息系统为全校提供信息化业务服务。